这样痴痴的想了一天,卓一航忽然如有所悟,知道再寻玉罗刹,玉罗刹也不会见他了。 便离开了天山南高峰,又到北高峰去见晦明师。劈头便问道:“弱水叁千,我如何明一瓢而渡?”晦明大师合什答道:“本来无弱水,何必问浮沉?”卓一航又问道:“假如西天路上本来没有雷音寺,唐叁藏怎样取经?假如有雷音寺,永行不到又有何法?”晦明大师道:“唐叁藏岂是为想成佛而取经?西天路上有没有雷音寺又有何关系?但求一心皈依,那计路程长短?”卓一航深深一揖,道:“敬受教了!”匆匆出门,便不再叙。晦明师也不挽留,微微一笑,继而又叹了口气。
这一番机对答,其实乃是卓一航为玉罗刹之事而请教晦明师。他把“爱河”比如“弱水”,“弱水”有物即沉,问晦明师如何可以飞渡?晦明师劝他不必先问浮沉,弱水本就无有。卓一航又怕自已虽然尽力而为,但若仍不为玉罗刹所谅,或到玉罗刹能谅解时,岁月巳虚度了,却又如何了因此一问,乃有“唐叁藏取经”的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