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白海棠帖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不肖男 芸恭请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 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 大人若视男如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因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

 
 
 
  名家点评:

探春的所谓自高自负,更多地表现为积极振兴封建大家族的祖基家业,不出封建宗法制的意识形态范围。贴子中的那种"脂粉"不让"须眉"的思想,部分地有作者反对"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的思想的流露,因为作者对这个人物是有所偏爱的。但即使如此,人物并不因此而失真。探春在文采风流上想与男子争胜,这与宝玉的女清男浊的叛逆思想还是有根本性差别的。

作者把探春和贾芸这两个贴子放在一起写,艺术上颇有安排,情节的剪裁和结构,有可借鉴的地方。探春的请贴是一篇骈散相杂、写得很漂亮的短简。文笔干净利落,措辞藻丽多彩。全文不过二百多余字,先叙自己贪赏夜景而得病的经过;接写宝玉殷情相慰,深情抚爱;然后逐渐说到结社,引古述今,据理申说,夹叙夹议,有景有情;最后提出邀约,表示期待。一路写来,从容不迫。与贾芸半文不白、似通非通贴子形成对照,艺术效果上相得益彰。 贾芸平时说话生动活泼,写信却另找陈词俗套来妆点,以为不如此,就不够斯文。什么话都从"前因"、"因"开头,在"认得许多花儿匠"之前还加"竟"字,如此等等。百般扭捏,反成效颦。但他并非贾环式的愚钝,只是文化水平低罢了。就在这个令人发笑的贴子中,也不难看出他办事能干、处处讨宝玉欢喜的"伶俐乖觉"的性格特点。他送花正是时候,大观园于是就有了"海棠诗社"。他巴结少爷、小姐们,这与他模仿学究们写贴儿一样,都可以看出他处于卑微地位而受着上层统治阶级精神奴役所留下的烙印。

如果说作者摹写这两个贴子是为了颂扬探春的文采风流,揶揄贾芸的不通文墨,这还只是对比文章好坏所得出的表面的结论。其实,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还有更重要的对比。作者写这段文字时,目光早就贯注到小说的后半部了。到那时,情况恰恰相反:探春虽然"才自精明志自高",无奈"生于末世运偏消",一点也不能有所作为。而这个曾向势利的亲戚伸手告贷,因而听冷言,受闲气,被人瞧不起的贾芸,却偏能一显身手。据见到后半部原稿的脂砚斋等人说? "此人后来荣府事败"时"有一番作为",而且贾府有危难进只有他能挺身而出,"仗义探庵"。可见,曹雪芹毕竟不是流俗的小说家。《红楼梦》是深刻的,它常有引人深思的地方。